肖虹,女,1965年5月生,病理科副主任技师,1987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病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同年到金莎唯一官网病理科工作。2007年7月获山西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在工作中,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恪守着这样的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使得其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病理学吸收了当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使病理学的观察从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蛋白表达及基因的改变。如某一基因的改变是否同时伴随蛋白表达及蛋白功能的异常,是否可以发生形态学改变;反之,某种形态上的异常是否出现某个(些)基因的异常或表达的改变。临床医学中一些症状、体征的解释、新病种的发现和预防以及敏感药物的筛选、新药物的研制和毒副作用等都离不开病理学方面的鉴定和解释。作为非医学专业的技术人员,能不断充实自己,向同科室的各位同事学习,并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分子生物学技术更多地应用到病理诊断中,不断创新、开展应用新技术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从进入病理科工作至今,开展了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病毒的方法,根据HPV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低危型”(主要包括6型、11型)和“高危型”(主要包括16型、18型)的HPV原位杂交检测,评估判断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宫颈病变做出不同方式的治疗,有力地提高了妇科宫颈疾病的医疗质量;不断摸索免疫组织化学中抗原修复技术,使由原来的检测几十种蛋白的表达到现在的近二百种蛋白都能有很好的结果;对于传统的组织学特染技术能不断进行改进,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为诊断服务。目前,随着临床对于个体化治疗的不断重视,她又在努力学习探索新的基因检测、肿瘤药物敏感试验对于合理地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等方面的实验技术手段,为早日应用于临床在努力。在日常工作中,她刻苦钻研业务,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精益求精,严格规范实验操作,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染片质量问题、无法满足病理诊断需求时,能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及时向病理医生请教并沟通、马上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一时间为病理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各种病理切片及诊断依据,给患者满意的交待。
在科研方面,对待每一位要求科研合作的临床医生在技术方面全力支持,特别是遇到技术难题时能认真钻研,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对待每一位请教实验技术的研究生进行耐心地指导。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级、部级、省级科研项目以及院基金项目多项,发表了SCI收录、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十余篇。2004年被评为首批“岗位技术能手”。